暖冬话团结 文化共传承

发布者:经济与管理学院发布时间:2025-11-21浏览次数:10

11月18日,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举办“暖冬话团结・文化共传承”主题党日活动。学院党委书记乔立清、党委副书记杨聪聪、支部全体党员、发展对象、入党积极分子及维吾尔族、哈萨克族、藏族、蒙古族等十几个民族的学生代表共聚一堂,以党建引领聚合力,以文化交融促团结,共上一堂“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有情怀”的民族团结党课。

 初心短片――让榜样“站”到台前

活动伊始,全体师生共同观看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库热希・库尔班事迹短片。库热希・库尔班扎根基层、默默奉献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,让大家深刻体会到“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”的强大力量。    

 民族心声――让青年“讲”出共鸣

 23财务A1的阿尔曼・热西提同学分享了从初入校园的迷茫到融入集体的温暖历程,他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关怀,尤其提及校领导暑期赴喀什家访的温情时刻,在校期间参与的“家在上海”活动,更让他深切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,真挚的分享让在场师生共同体会到校园里各民族学子互帮互助、交融共进的良好氛围。

23物管A2的伊木然・苏力坦同学介绍了家乡的特色习俗,分享了在校生活的感悟。他感恩党的民族政策,让自己有机会走出新疆来到上海求学。学院党委和老师的关怀帮助他融入集体、坚定理想信念。他立志毕业后回乡服务,争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党员领航――让先锋“亮”出身份 

支部党员代表22信用A1的汪杨意同学分享了自己连续保持专业第一的成绩经验与方法,并针对少数民族同学普遍关心的“考研英语短板怎么补”“高数如何提分”等问题进行现场答疑。

发展对象代表23信用A1的宋彦凝同学分享了参与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,担任“小叶子”志愿者的经历。作为一年级“小叶子”,她代表学校和学院将非遗芦苇画带入进博会现场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盛会上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同心答疑――让组织“暖”到心坎

“我们经管学子如何从十五五规划中找准努力方向”“我现在还是大一,对于未来比较迷茫”……面对同学们的困惑,学院党委书记乔立清结合学院的”十五五”规划建议,鼓励经管学子筑牢理想信念,结合“双碳”、数字中国等新赛道,通过调研、科研、竞赛、实践四步,把个人梦想写进高质量发展大图景,鼓励经管青年为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。党委副书记杨聪聪结合现实情况和自身丰富经验,鼓励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,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,为刚踏入大学校园、感到迷茫的大一新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。

暖冬传情――让组织“礼”轻情意重

冬日送温暖,关怀暖人心。乔立清书记和杨聪聪副书记为同学们发放定制冬日礼包,将学院的关心送到大家手中。礼包虽不贵重,但体现了学院对各民族同学的关爱和对民族团结的重视。

            文化寻踪――让文化“乐”起来

民族文化猜谜游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。活动通过展示民族特色图片、播放传统音乐、呈现方言片段等形式,邀请大家猜地区名称及对应民族习俗。同学们踊跃举手、积极抢答,在轻松愉悦的互动中加深了对各民族文化的认知,增进了彼此情谊,让民族文化在趣味互动中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弘扬。

领航寄语――让团结“传”续新篇

 学院党委书记乔立清发表总结讲话,对本次活动的成功给予肯定,向各民族学子送上了殷切嘱托与冬日祝福,并对各民族学生提出三项要求:一是系统梳理并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,二是主动参与跨民族交流互鉴,夯实民族团结基础,三是科学规划在校时间,聚焦学业与个人成长。

本次活动既是学院深化 “党建 +” 育人模式的重要举措,更是学生第一党支部“一支部一品牌” 建设的示范标杆。党支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搭建起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 “连心桥”,让多彩民族文化在互动中赓续根脉、在传承中焕发新机,进一步夯实全体师生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 的思想根基,凝聚起践行 “中华民族一家亲” 的同心力量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青春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