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贯彻落实上海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求,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,4月23日下午,学院在17号楼211报告厅隆重举行2024级"标准化工程专业产教融合改革试点班"宣讲会。院长卓武扬、副院长潘海兰、专业负责人林慧丹、试点班班导师相雨佳、辅导员丁申楠出席宣讲会,面向对本试点班工作感兴趣的学生解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。本次宣讲会吸引了近50名2024级各专业学生参加。
卓武扬首先指出,试点班的设立是学院主动对接上海“2+(3+6)+(4+5)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举措,整体产教融合将紧密围绕长三角先进制造业数智化升级需求,旨在培养既懂标准化理论又具产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,服务智能制造、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发展。潘海兰强调,试点班面向全校2024级各专业学生开放申请,通过选拔的学生将独立成班,享受最强师资、企业级标准化实践机会等优质资源。
林慧丹系统阐释了试点班五大特色优势:一是重构“标准化+专业”培养体系,将质量管理体系、智能制造、数字供应链等前沿内容纳入核心课程;二是创新"双元协同"育人模式,与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、上海前石科技有限公司、润申标准化技术服务(上海)有限公司等标准化编制相关龙头企业共建培养方案;三是实施“双导师”制度,组建由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的师资团队;四是推行Co-op工学交替机制,采用“4个月在校学习+4个月企业实践”的循环培养模式;五是保障优质实习资源,大四毕业前累计提供16个月带薪实践机会。
最后在宣讲会现场,老师们与学生进行互动,就课程设置、实习安排、职业发展等学生关切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。
试点班目前已开通报名通道,首批计划招收40名学生,并于大一夏季学期开启Co-op改革模式教学。此次改革标志着学院在构建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育人体系方面迈出关键步伐,将为上海建成国际标准化人才高地、打造高水平开放示范城市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